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制笔王”黄小喜:创新后烦恼

   深耕制笔业多年的黄小喜最近“有喜”了:他与同事经年潜心研制的多工位笔头加工机试验成功,并将参加北京“十二五”科技成果展。黄小喜告诉记者,“笔头制造关键技术近期连总理都表示了关切呢!”

  黄小喜是上海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领导研制的这项申请或已授权了11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专利的成果,属制笔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项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正牵头组织专家鉴定。虽是喜事连连,却给黄小喜带来说不出的烦恼。

  拥有制造笔头的关键技术曾是几代制笔人的梦想。

  黄小喜1989年离开华南理工大学走进制笔业。开始,他把中国生产的笔卖到世界各地。

  因为做贸易,他有着灵敏的市场嗅觉。

  1991年,他发现日本一家企业当年研制的一种笔——啫喱笔——有水笔的流畅、圆珠笔的方便,既不漏墨、又能存档。

  大学本科学机械专业,研究生又学材料专业的黄小喜知道,啫喱笔看似简单,对技术和设备要求却很高,那时中国造不出来。于是,他从日本买墨水,从瑞士买笔头,又到韩国做塑料件。

  1994年,黄小喜投资在广东汕尾开了一家笔厂,将进口的笔头、墨水、塑料件拼凑到一起,起了个新名字——中性笔——其墨水介于油笔与钢笔之间。

  市场反应却不乐观——第一批产品因为写不出字,全额退货!

  “要做出一支好的中性笔,并不是将各个进口零部件组合起来这样简单,还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问题!”黄小喜感慨。

  笔头的球珠在书写时相当于每分钟3000转与字面的摩擦,重要的是符合精度要求的不锈钢笔头:既要保证墨水书写顺畅,又不渗漏。

  经过反复试验,1996年,黄小喜初步掌握了笔头、墨水、工艺的匹配技术,研发出“真彩009中性笔”。

  心态开放的黄小喜主动向同行提供样品,开放工厂供大家参观。他希望全行业一起缩短技术完善周期。

  1998年,真彩文具在上海设立笔厂,开始自行研发、制造模具,设计、制造产品。

  慢慢地,中国在中性笔生产领域不断凸显。真彩文具也凭借60亿支的累计产量获中国制笔协会授予的“中国中性笔笔王”“中国制笔王”称号。

  黄小喜并不满足。他知道,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笔出口大国,却不是制笔强国。“按相关统计,我国笔类产品总量占世界的80%,但销售额却只占25%,因为大多出口产品属中低档产品。如果生产出自己的制笔装备,将大大提高产品档次……”

  为此,黄小喜“虎视眈眈”于制笔装备:笔头制造技术涉及材料科学、机械制造、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不锈钢笔头加工精度要求达到±0.5微米,国内设备无法满足。

  上世纪90年代上海制笔公司曾拨款立项,由下属制笔机械厂和上海圆珠笔厂共同承担笔头装备的研发。当时制笔人的目标就是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

  “几次尝试都失败了。”真彩文具副总陆宪明对记者说。

  黄小喜曾带人找到原轻工部项目攻关的主要参与者了解情况、总结经验:“除了当时国内缺乏制造如此高精度零件的工作母机外,更重要的是要读懂装备的思想……”黄小喜回忆。

  2010年,恰逢科技部组织行业对高精度多工位笔头加工机床、材料等制笔领域立项科研,一直“盯”着这个领域的真彩文具承担了笔头加工机床和笔头材料的研制任务。

  黄小喜说,从领到科技部项目开始,对于包含十几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他的思路就是下力气将每一个子系统研究透,逐一验证,整个设备就不难取得成功。“机器是有思想的,每一部装备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吃不透设计原理不行。”

  研制过程中难题一个接一个。

  首先要解决用什么材料。通过反复分析和试验,确定了特殊球墨铸铁。接着是圆盘加工设备的难题。然后是动力头多工位机床的加工精度尤其动态精度难题……

  某精密装备公司拥有相关设备,但其设备却不准进入中国大陆……所有的困难他们都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

  黄小喜和多年的同伴一起深入某世界知名制笔装备企业调研,同企业专家交朋友,掌握其最核心设计理念,如圆盘加工系统的油气态悬浮,如动平衡系统等。

  记者在上海奉贤区的工厂看到调试顺利的笔头加工机和正在生产进口笔头的加工机。随着轰鸣声,长十几毫米,直径2毫米的笔头不锈钢在一个圆罐样的机器里,先后在两端打出深浅不同的几段小孔,再把一个个小球塞入顶端空芯,然后收拢小孔与圆珠的空隙……经过24个工位转一圈,生产一个笔头只花了不到1秒的时间。真彩研制的笔头机和进口机器在效率和质量上已没有差别。

  “人们通常认为精细的东西就会效率低。这台机器却在保证精细的同时达到了高效。”黄小喜为此很自豪。

  中国制笔业有3000多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几百家。有这台装备,不仅中国制造笔头质量会大大提高,制笔行业的效率和集中度也将大大提升。

  这台装备除用于制造笔头还可用于手表、自行车零件等多个精细制造领域……

  然而,试验成功以来,黄小喜却一直烦恼着:这台机器成本120万元,卖到国外超过200万元。在国内,如不淘汰落后产能、不对制笔装备量产给予政策扶植,他们的多工位笔头加工机销售就会很困难。因为占绝大多数的制笔厂用几万块钱的老旧装备也能生存……
   新华社记者常志鹏


2016年0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