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标普对中国信贷状况恶化预测敲响了警钟

首先,中国企业信贷恶化状况及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是否得到真实反映?是继续放任各种不良贷款虚报还是将不良贷款的真实盖子揭开?不良贷款数据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是否准确,更关系到化解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是否到位。 
标普对中国信贷状况恶化预测敲响了警钟标普对中国信贷状况恶化预测敲响了警钟

  就在中国社科院研报警示中国企业杠杆风险高、国务院发布降低企业杠杆率和银行债转股的重磅文件之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预测了中国企业信贷恶化将导致银行业未来被迫大幅增资的结果。

  按照标普预测,2016中国200大企业信贷状况恶化:去年末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已达5.6%,若未能减慢信贷增长,不良贷款率将增至11%-17%。一些分析师还认为,中国银行业真实不良贷款率可能在15%-35%;且今后12到18个月中国政府还会允许信贷飞涨,意味着一两年内不良贷款的风险会有增无减。同时指出在不良贷款率增至17%的情形下,到2020年,中国银行业将不得不增资11.3万亿元人民币用于资本重组,增资规模合1.7万亿美元,约为2015中国名义GDP的16%。即使是不良贷款率为10%的标普基准预测情形,届时中国银行业也需增资5000亿美元。

  说实话,我们姑且先不去揣测标普是否出于政治目的有意唱空中国银行业?也不管其数据真实性到底有多高;假若其预测结果符合实际,则着实让人惊讶不已,也让人不禁会想,仅短短数十年间,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就恶化到这种程度,若得不到有效遏制,其后果真的不堪设想:一方面,会引发大面积银行坏账发生,使银行靠财政拨付的经营资本丧失殆尽,使中国十多年金融改革成果毁于一旦;另一方面,会使中国金融危机不期而至,使各项经济改革停滞不前,对中国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将带来灾难性影响。

  当然,标普反映我国信贷状况恶化也并非空穴来风和无中生有;至于其预测评估依据的数据和计量模型,我们不得而知,但单就其某些数据来看,还是应该值得仔细思量的。如标准预测2015末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已达5.6%,与中国官方银监会公布的2015上不良贷款率为1.94%,两者之间有这么大差距,到底谁更接近真实,倒真的不好说。因为当前银行机构迫于各种考核压力,隐瞒不良贷款真实性情况确实存在,尤其一些中小商业银行隐瞒不良贷款会更严重。

  同时,在当前经济下行情势下,银行不良贷款增幅与企业经营效益及企业整体131.2%的高杠杆债务率明显不相称,这只能说明银行不少不良贷款被移出了资产负债表,同时又迫于地方政府压力将不良贷款展期,使不良贷款率存在严重低估现象。

  诚然,我们对标普的预测不能无动于衷或麻木不仁,而应引起足够警惕。就目前看,标普预测结果敲响了金融警钟:

  首先,中国企业信贷恶化状况及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是否得到真实反映?是继续放任各种不良贷款虚报还是将不良贷款的真实盖子揭开?不良贷款数据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是否准确,更关系到化解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是否到位。

  为此,各监管机构和银行部门应充分认识到不良贷款数据造假给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带来的危害,一定要尊重客观事实,不怕自揭“家丑”,把数据打假纳入重要经营管理目标,将全部真实不良贷款反映出来,为中央政府制定正确处置不良信贷方案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

  其次,目前各级地方政府有没有真正考虑过信贷状况持续恶化的后果?是继续干预银行信贷投放决策还是尊重银行按市场规律和中央调宏观产业政策来实施信贷投放?这是一个十严肃而现实的问题,虽说如今各级政府对银行金融机构明目张胆的信贷干预行为减少了或收敛了,但暗地里的各种软性干预依然存在,比如哪家银行给地方放多少贷款,就把财政存款账户开到哪家等等,在当前存款竞争激烈情况下,不少银行信贷投向只得听命地方政府,使不少信贷资金投向了一些与地方政府政绩有关的低效产业项目和政绩工程上,形成了不良贷款。

  对此,各级政府应认真吸取过去行政干预给银行业带来各种危害的教训,在现实中只负责当裁判员,解除对银行信贷种种行政束缚;着力打击各种不守信行为,整肃社会信用秩序,为银行信贷经营创造良好环境。

  再次,银行金融机构面临信贷困境到底该怎样调整信贷投放方向?是持续投向房地产业、国有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项目?还是下决心降低贷款成本,将资金投向中小微实体经济领域?这是一个需银行金融机构及时解决的大问题,若仍持现在信贷投放“重大轻小”、追求高额回报等经营理念,将信贷资金投向房地产及其他虚拟产业领域,其结局会如标普所预测的那样。为此,从今天起,银行金融机构应审时度势,深刻意识到过去及今天这信贷投放思维及信贷投放方式的严重问题,把信贷经营精力转向到中小微实体经济上,“从小抓起”,从最切合中国民众创业信贷需求特色入手,把信贷经营做实、做活、做强、做大,从根本上遏制不良贷款上升趋势。

  最后,是加快企业去产能、去杠杆力度,抱定壮士断腕决心,让该退出的僵尸企业退出,优化金融等社会要素资源,为调结构停挪出空间,还是继续遮遮掩掩、拘泥于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因素,有所保留和选择性地推进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

  这么说,一方面银行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高杠杆企业和产能过剩产业,只有加大去杠杆、去产能力度,企业资产才能盘活,经营效益才能改善,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压缩才有希望。另一方面,据标普调查的中国企业70%为国有企业,这类企业债务总额为2.8万亿美元,约占调查对象企业负债额的90%。显然,不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盘活银行信贷资产就是一句空话。由此,中央及各级政府要想有效遏制信贷资产持续恶化趋势,唯有抱定改革“一条道走到黑”的决心,坚定不移地搞好供给侧和国企等两项改革,为抑制信贷持续恶化营造好内、外部环境;同时,按照此次国务院公布的《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和《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的政策精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金融经济发展使命感,认真抓好落实工作,严把债转股准入关,提高债转股质量,让其成为企业降杠杆和银行降信贷风险的有效通道,成功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


2016年10月21日